穿成扶苏后我成了旺父爹宝 第126节
   
   
   
   
	  苏檀:?
  谁?
  他好像耳朵有点瞎了。
  都能在遥远的现在,听见了胡亥的名字。
  看着嬴政那认真的眉眼,他撸着袖子,满脸杀气:“让我瞅瞅胡亥这狗东西!”
  他一开口,就暴露了先前的想法。
  “嗯?”他不由得挑眉。
  苏檀眉眼间尽是冷厉:“胡亥,乃秦二世。”
  嬴政一听,猛然直起身子,险些将身上的扶苏给扔了。
  这些年过去,二人之间也没有了秘密,许多话,慢慢地都说出来了。
  知道秦二世而亡,知道扶苏是因为赵高和李斯矫诏而亡,知道父子俩之间,会因为执政思想而闹矛盾。
  他们两个已经约定好了,各退一步。
  仁和法,做一个很好的调整,现在有荀子在,他的很多思想,两人慢慢地倒是都听进去了。
  “父王,你放我下来,我现在长大了。”苏檀有些脸红。
  自打六岁后,嬴政渐渐很忙,父子二人之间,会经常探讨政务,但很少会这么亲密了。
  他有点害羞。
  嬴政把他往上面颠了颠,漫不经心道:“没事,寡人还能背,你永远是寡人的小孩。”
  他知道公子扶苏此举是为了避嫌,彻底将政权给让出来。
  毕竟这些年,他拿出来那么多好东西,大家都知道了,让他的话语权特别大,但寻常人的想法中,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,一山不容二虎,所以他主动让位。
  但是对嬴政来说,不需要。
  他更喜欢扶苏常伴身侧。
  “寡人的心眼没那么小。”  嬴政道。
  苏檀想,他的心眼确实挺大的,在他的想象中,秦王政,那是眼里不容沙子的人,但现实是,齐国那一群儒生可以在他头上蹦迪,还能指着他鼻子叭叭。
  “现在万事初定,寡人想让你在身边。”嬴政温声道。
  苏檀趴在他肩头,低声道:“父王需要,扶苏总是在的。”
  他想,为了他政爹,哐哐撞南墙又如何。
  他在现代已经死了,在秦国活了这么久,已经够本了。
  “你看着麦田,随着风微微摇晃,等过几日晒干了,就能收割了,现在的镰刀特别好使,刺啦刺啦割麦子很快,马上就能有麦子收了。”
  “秦国的日子好过,但邻国的日子都不好过。”
  苏檀低声道:“我的想法是,遣人下去,若有人愿意带头入编秦国户籍,就先赏玉米种子一斤,能种上三分地,就够一个人一年的粮食了。”
  这几年,除了打仗,还有人宣扬秦国的好处。
  做的玉米面饼子,偶尔也会分给别人,让旁人尝尝好处,才能让人心里惦念着。
  “再者休养生息,我们不缺粮食,朝堂紧巴一点算了,徭役和赋税一定要轻点,哎。”苏檀想着,吕雉怎么才八岁呢,要是十来岁,也可以上朝堂了。
  现在还只是个掉了门牙就不高兴见人的小姑娘。
  嬴政听着他絮絮叨叨的说话,一点都不烦,背着他,从无数麦子的地头走过。
  马车跟在二人后面,却无人上车。
  他想,看过这麦田,都是公子扶苏的功劳,他要记牢些,不能父子二人往后渐行渐远了。
  苏檀慢慢地,伸出双臂,揽住嬴政的脖颈,软声道:“父王,扶苏已经懂你的心意了。”
  是他逃避了。
  嬴政背着他走,低声道:“你是寡人的长子,在寡人身边长大,你要自信些,不要被玄女所言而惑,未来的事,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次发生。”
  苏檀喉咙一紧,他闻言轻轻地嗯了一声。
  今天很热,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。
  他现在仔细想过历史上记载的事情,比如说公子扶苏被派去修长城,代表着他的失势,失去了太子之位。
  而幼子胡亥,被嬴政带着东巡,是考察,是恩典。
  然而最后在出事的时候,嬴政确实下诏书,让公子扶苏上位,说明在这个途中,胡亥并没有通过考核。
  只可惜,古代车马太慢,一封书信,就足够要了他的命。
  最重要的是,蒙恬这憨货,还出了句千古名言。
  ‘君要臣死,臣不得不死。’
  他是两腿一蹬死得痛快,他也要跟着死一死。
  至于这辈子的事,那真的是说不准了,现在想,至少给彼此一个机会。
  “父王,饿了。”扶苏捂着咕咕叫的肚子,腼腆道。
  嬴政一听,直接带着他上马,快马往咸阳城去。
  风从耳边呼啸而过,苏檀便畅快地大声笑出声:“要吃肉肉~”
  “好!”男人大声应和。
  等两人到城门口,就见不少人都在排队进城,苏檀想了想,也带着嬴政一起,在人群中排队,好体验下民生。
  “感觉怎么样?”苏檀问?
  嬴政歪头:“很新奇的体验。”
  平日他出行,黔首都是跪着的,很少有这样融入其中的机会。
  就算行走在黔首中,也没有这样会和前后聊聊天的机会。
  “今年收成怎么样?”
  “镰刀买了吗?”
  “还有那些做的面饼子,你们尝了吗?”
  苏檀和前面的老头聊天,嬴政就认真听着,他发现扶苏对黔首真的很尊重,没有那种贵族特有的傲慢。
  “收成看着不错,那镰刀割麦那么快,肯定买了,衬着天不亮凉快去,半天都能割很多。”
  “面饼子也吃了,软乎乎的,用布包着,累了吃一口,香死了,还耐饿。”
  前面的老人这样说着,面上就带着快乐的笑容,人有盼头,精神就好,他还补充了几句:“我家俩儿子都去打仗了,据说过几日大军就回咸阳了,到时候就能见到了,我这次进城,就是想置办点新鲜玩意儿,让他们拿去娶个老婆。”
  苏檀闻言,笑眯眯道:“再生倆小孩,那日子岂不是美死了。”
  这话一出,老人顿时呲着牙笑,乐呵呵道:“承你吉言了,若是如此,老头真是闭眼都在笑了。”
  第77章
  苏檀见大家手中都拿着路引, 好奇地多打量两眼,就听一旁的老人道:“你怎么不拿路引,没有路引是进不去城门的, 还会被抓起来。”
  现在虽然说六国打了败仗,但是刺杀反抗者层出不穷。
  老人的目光顿时警惕了很多, 他们方才在探听民生, 可别是奸细。
  苏檀看着他那戒备的眼神, 不由得摇头失笑, 回神让嬴政抱着他, 这才笑眯眯道:“我们有路引的。”
  老人看着他手中的路引, 狐疑地多看了两眼,再想问什么, 就不给说了。
  苏檀不由得摇头失笑,看向一旁的嬴政, 眉眼弯弯:“看看, 还挺护着的。”
  知道护,就是有认同感, 就挺好的。
  嬴政漫不经心地点头,温声道:“进城吧。”
  二人不再排队,拿出令牌,直接入城了。
  身后的老人:?
  苏檀回城之后,看着咸阳城中大变样的样子,不由得笑了,以日新月异来形容, 倒也极好的。
  “六十万豪强要迁至咸阳城, 近来锐士在城中巡逻,可有异常发生?”
  嬴政摇头, 在最开始攻打六国,扶苏一直说等到一统六国后怎么办,故而一直在探讨等一统六国后,怎么稳固政治。
  将六国豪强迁入咸阳城,以唤醒枯萎的经济。
  咸阳城中,到处都是新建的房屋,可以买卖可以租赁,迁来的人,和当地混居,这样过些年,就再也扯不清谁是本地谁是迁来的了。
  这样提升一下归属感。
  让地方上,也没有那么难以管理。
  现在在吵的主要是郡县制和分封制,李斯主张郡县制,而儒生主张分封制。
  嬴政看着街头上行人如织,他便笑着问:“那你觉得郡县制好还是分封制好。”
  这也关系着苏檀往后的福利,他便问一句。
  百花盛开,隐隐有花的香味传来。
  苏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闻着花香味,这才缓缓道:“我主张分封制和郡县制一起,大概想法是,分封制分的是荣誉,比如阶梯俸禄,谁的俸禄高些,谁的俸禄少些。”
  “并不是如夏商周一样,分封诸侯国。”
  不管是诸侯国还是藩王,最终都难免走向同样的结局。
  “而郡县制还按着李斯的想法来,你看如何?”
  嬴政挑眉,闻言不由得若有所思,眸中异彩连连,这样一说,确实不错,他更倾向于郡县制,但是以公子扶苏的说法,确实能少了许多口舌是非。
  “不错,就按你说的来,到时候再详细制定规则。”
  苏檀点点头。